
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2017-08-31 10:39:28
农业部8月17日上午举办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表示,我国将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广德福在谈及食品追溯制度时表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追溯体系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手段。我国已经在一些标准化的农村产区包括一些规模化的农垦产品、生猪检疫标识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一些地方农业部门也对一些品牌农产品和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开展了追溯试点。总体上看,追溯管理对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公众消费信心有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追溯顺应时代潮流
一般而言,农产品质量安全贯穿“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多项环节。而外部性、各环节之间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可追溯造成的市场失灵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对消费者来说,可以更直观地通过扫追溯农产品二维码来了解产品生产链的质量信息,满足对产品质量信息的知情权,提升消费信心。
构建全国统一追溯体系
从广义上来讲,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是指全程记录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信息,“生产有记录、安全有监管、产品有标识、质量有检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监管、查询系统。事实上,关于农产品质量追溯,有很多地区很早就开始操作。
据了解,在我国农产品追溯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点也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较发达地区,西部一些边远地区的农产品企业也是刚开展追溯体系建设。
对此,农业部强调将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传输、调度和数据处理中心。
二是加快构建追溯制度机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统一各追溯参与方的行为。
三是开展追溯试点,优先将生猪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范围,以规模化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重点。通过试点,以点带面,普及农产品追溯管理,让生产行为可追溯,让消费选择可识别。
现在,农业部提出要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形成全国一盘棋的传输、调度和数据处理中心。这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面推广普及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针对个别追溯系统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追溯对象、追溯信息、追溯环节、追溯主体、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要求提升到法律层面。同时要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对提供虚假信息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保障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标准缺失之外,还有很多人对农产品质量追溯认知存在不足,这也是追溯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对质量追溯这一新生事物尚不了解,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质量追溯与不追溯和自己关系不大。
严格管控农产品质量
除了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外,农业部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广德福表示,接下来,农业部门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继续开展好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三鱼两药”和屠宰环节专项治理,同时,把专项整治和日常执法监管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执法,加大行刑衔接力度,力争5年内基本解决面上的突出问题。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指出,我国农产品总体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当然也要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仍然存在,这里面既有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的原因,又有违法成本低、处罚不到位的问题,也和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晚、力量弱、个别地方工作不到位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