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粉追溯的一些你不可知的秘密
2018-03-22 11:14:29

追溯系统实现了消费者与奶企双向满足,完成往上一步可溯源、向下一步可追踪的功能,在满足消费者对于奶粉信息的知情权的同时,又能在产品出现问题时便于奶企精准追溯,将问题奶粉快速召回,此前,法国沙门氏菌感染奶粉的召回皆运用到追溯系统。
1、追溯码=防伪码?
说法有误。追溯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因此追溯码必须是明码,而且必须是统一的标准化的编码,只有这样各方才能通过追溯码实现追溯信息的采集、记录和共享,实现全链条的追溯。而防伪码作为查验真伪的功能,不涉及与供应链其它参与方的信息交互,通常设为暗码,且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完成验证流程。
与防伪码相比,追溯码仅作为信息内容的载体,较为容易模仿,因此不追溯码不等同于防伪码。

2、追溯码为什么只显示批次,而非一罐一码?
其实已经有奶企将批次码和听码列入可查询信息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追溯到每一罐奶粉更有意义。需知追溯码中的重要信息质量检测报告都是按批次为准进行抽样检测,对于奶粉而言,每一个批次的质量都是完全相同的,一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通常整个批次都要被全部追回或召回,因此追溯到批次信息即可满足此功能,现阶段追溯到单品意义不大,且实现也较为困难。
3、奶粉能追溯到“牛”?
曾有品牌在广告片中宣称奶粉出问题能追溯到具体某一头奶牛身上。但业内人士均表示追溯到奶牛多是企业为自己“镀金”的噱头,很难做到。

“奶牛身上挤出的奶都会通过管道混合进入到冷却罐。”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保证新鲜,奶车会在2小时内将所有的奶罐收集、运送至工厂。此时牛奶早已混淆,所以很难追溯到具体的奶牛身上。”
在专业人士看来,消费者如果能够追溯到牧场这一级别的信息,就已经比较完善了。很多企业通过绑定在奶牛身上的耳标、牛脚踝上的电子设备,准确掌握奶牛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