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方迈德! 010-84856468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2018-08-28 14:25:36


(一)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类电商平台不断涌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大量经营商为实现农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产业发展与融合,均致力打造电商平台。以京东和淘宝为代表的B2C与C2C电商平台模式发展较为成功,因而引起了众多农产品销售企业的竞相模仿,1号店、我买网、顺丰优选等农产品电商平台随之产生。现阶段,农村互联网使用率的增加,使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部分农产品网上经营成为可能,其将农产品销售至本地消费者,并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销售至海内外,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未来一段时间,农户完全可以利用电商平台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农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实现农产品在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营销。此外,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试点城市建设逐步开展,促进了农产品跨境销售的发展,我国消费者可足不出户买到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二)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对称性不断增强

 

通讯和信息技术的提高可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农业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农产品供应链依托各类网络工具与先进信息技术,采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使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建立了协同关系,使供应链整体逐步系统化、集成化和精益化。并且“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动了社会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新型农产品品种不断涌现,农产品供应链云服务平台也随之产生。农产品供应链云服务平台具有集中控制、分散发布、同步化传输和供应链各主体直接交互信息等功能,可实现农产品信息对称、服务互补、企业互联和资源共享,对促进相关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与销售模式互相整合有积极作用。如农产品供应链各云商主体通过云计算平台整理分析信息,并根据农产品消费者需求,将整理分析后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消费者,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云平台通过整理与分析海量的农产品订货信息,将其生成相应的同步作业计划,并将订货情况与作业计划输送至农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实现了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对称与交互,促使供应链各主体间的信息流通速度和效率不断提高,进而使农户对农产品的生产规划愈加合理。由此,“互联网+”促使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并行与同步加强,提升了农产品流通速度与效率。

 

(三)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逐步完善

 

物流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中具有关键作用,决定了其战略地位。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使“三网合一”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应用不断深入,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物流技术是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的关键。如高度集成、多层整合的供应链物流,结合了集货、干线运输和销地配送等功能,实现了农产品供应链的集成调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逐步完善,以云计算为主导,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由此产生。在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中,云计算系统结合消费者下订单情况、物流需求与供给情况,得出供应链物流调运方案。并将供应链环节的全部物流服务,包括集中、销售、供应、代存代供和统一配送等,交予一个物流企业负责,且由供应链生产主体和终端服务站点辅助,共同完成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输活动,极大优化了物流路径,使物流环节更为简洁、高效。此外,“互联网+”促使农产品生产、销售与服务企业的跨界联合局面产生,物流企业进而有能力主导农产品供应链。

 

(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形成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是生产、加工与销售,其供应链环节多且较长。在互联网与农产品供应链深度融合下,部分农产品生产加工商采用自建线上微店与线下加盟实体店相结合方式,形成了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顾客在线上订货后,农产品电商企业通过系统配置生成送货通知,并通过就近实体店派发所购农产品,为顾客提供快速收货服务,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和亚马逊等,顾客还可享受就近实体店售后与咨询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居民农产品消费意识不断提升,已不再局限于购买农产品本身,而是更加注重农业旅游与观光休闲,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验型”服务模式随之产生。该模式将消费者意愿作为服务中心,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导,在为顾客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吸引其通过挑选、采摘等方式选购农产品,极大满足了顾客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同时,充分给予消费者实地选购过程的消费体验,并为其提供更多产品延伸功能服务,进一步实现其较高的心理与精神满足感。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使农产品在供应链整合中不通过第三方,即可实现农产品供应商与消费者间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最短链对接,为消费者提供了农产品消费的直接服务。由此,“互联网+”技术促使农产品供应链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模式,农产品供应和需求方之间的对接更加容易。

 

(五)农产品供应链技术研创项目成效显著

 

我国农产品产量居于全球第一位,但农产品供应链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供应链各环节的农产品损耗率为12%-30%。为降低农产品在供应链环节的损耗,2012年科技部启动了“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创”的项目。该项目着力研发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并研制了供应链相关装备,提升了物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农产品损耗控制与质量安全保障技术也有所提高,带动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技术创新。当下,我国“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创”项目参与单位共26个,项目参加总人数为466人,参加研发总人数9419人。而“互联网+”新兴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加速了农产品供应链新技术的革新。

 

目前,该项目相关技术研究已进入示范阶段,多家肉类饲养、果蔬生产和水产品基地与各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有效利用双方实力较强的研究条件,着重开展了相关技术成果的示范和应用工作。科技日报报道,截至2016年3月,“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核心技术研创”项目已申请专利84项,其中有6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获得专利有48项,其中31项为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1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共有6项;并研究制定了8项技术标准,建立17个产业化基地,共研发27个新产品,完成178篇相关研究论文。可见,“互联网+”促使农产品供应链新技术研创项目不断革新,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Copyright © 2016 east-mi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0112号-1服务电话:010-848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