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方迈德! 010-84856468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供应链金融迎来“互联网+”时代

2018-11-13 09:57:01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供应链金融再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表示,2018年全国应收账款融资需求超过13万亿元,仅有1万亿元融资需求得以满足,且主要由大银行服务超大型核心企业的一级上游供应商,而处于供应链长尾端的中小企业有近12万亿元的融资缺口。

 

有需求且市场前景远大,自然让供应链金融火了起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01万亿元。

 

其实,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其核心参与方主要有: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作为参与主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作为融资方,提供资金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更加灵活也更加普惠。早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支持,为其上下游提供融资支持。但这种支持是纯线下完成的,不仅效率低,对于银行来说,风险把控能力也有限,更难以处理各种信息的汇集、交流和共享。

 

供应链金融就因为其高频、小额、小微企业底层资产的真实性难以有效核实,导致其过去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主流的业务。过去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很窄,基本局限于大型企业,最多触达一级供应商,而真正需要融资的二级、三级往上的供应商仍很难实现。

 

其中的症结就在信用难以穿透。银行做供应链金融业务时所获得的数据是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和一级供应商所提供的,而核心企业信用难以传递到下游企业,银行面对下游单一企业,解决信息对称、掌握企业信用成本很高,同时,由于与产业链割裂,导致企业融资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更好的增信措施,银行难以把控风险,所以基本就会选择拒贷。

 

总之,供应链金融服务面临着多层级信用穿透难、核心企业准入门槛高、下游融资风险大、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少及跨地区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在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技术手段优化上述问题成为各家企业竞争胜出的关键。

Copyright © 2016 east-mi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0112号-1服务电话:010-848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