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产业链为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思路
2019-01-08 11:23:46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突显,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性调整。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为农业产业兴旺扫清障碍,农业全产业链作用具体讲 :
一是从源头化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农业全产业链模式通过对上游农产品供应、农资产品等环节进行整合与控制,建立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措施,提高源头掌控能力,规范对生产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加强销售流通环节管理,构建产业链全程追溯体系,最终实现原料端、生产端、运输端、流通端、监管端等环节无缝衔接,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并通过终端的品牌信誉,形成一批广大消费者欢迎和信任的产品品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二是减少流通环节避免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我国目前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较多,经过多级批发和多级销售,农产品的田头收购价和到消费者手中的零售价之间差价巨大,大约在3到10倍之间。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同时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消费者额外的经济负担。农业全产业链模式通过产加销一条龙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极大缩小了田头收购价和到消费者手中的零售价之间差价,既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也能使消费者买到便宜实惠的农产品。
三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竞争力。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处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的粗放生产模式中,生产成本高,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此外,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不强。推行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化和科技水平。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十分明显,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有实力推行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深度介入才有可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