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 | 农业互联网的结构变革
2019-02-14 13:17:53

自从“互联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以后,各个行业都在思考如何为自身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拔地腾飞。
农业行业也不例外,鲜红的苹果、刚摘的梨、新鲜的大闸蟹……几乎所有你想吃的东西如今都能在网上买到。目前,我国“互联网+农业”正在实现大跨越,发展飞速。可以预想,互联网+农业将是未来农村的大金矿。
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近来,“互联网+”热潮汹涌澎湃。“互联网+”在既有的产品或服务中心基础上,为消费者和市场的潜在需求构建一整套解决方案,并且使得这个过程中的生产、营销和服务等环节通过互联网化、信息化和平台链接化等方式之后,可以更高效率和更快捷方式实现变革,最终确保产品及服务品质超越消费者及市场的预期需求。这个过程中的依托互联网方式而实现的变革,便是笔者个人所理解的“互联网+”核心要素。
“互联网+”所引领的市场效应,目前在大多垂直领域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除了广为人知的通讯、娱乐、饮食、交通、医疗等方式外,目前“互联网+”正在走入农业范畴。不过,对于这种首次践行“互联网+”模式的探路人,其所面临的非议和质疑自然也正如预期,而至于“互联网+”能否催生农业时代的新革命,这同样需要这些践行者来呈交答案。
“互联网+”能链接农业吗?
在电子商务诞生不久,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天性优势就被链接在一起,通过互联网的纽带作用,大量的实体经济产品获得了新生机会。在中国数十年的互联网发展历程中,这样的经济效应除了让成千上万普通网民获得互联网的收益之外,还诞生了多个一流的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京东等,这些公司基于互联网而生,依赖互联网而活。
对于农业来说,“互联网+”的关键要素在于通过互联网能给农业方式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而不是让农业可以链接互联网。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农业领域与其他领域不同,其他领域的“互联网+”进程有着先天的行业与产品优势,而农业领域作为深受环境、理念、交通等客观问题的影响,因而无法第一时间内与互联网实现融会贯通。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念头正在成为过去,以链接和架构农业产业互联网模式的平台,目前也正蓬勃发展起来。
“互联网+”如何影响农业互联网
在过去,传统观点认为农业与互联网的链接只是电子商务,在这种观点统领农业互联网多年后,O2O的爆发终于让大多人意识到这种观点是片面性的。在今天,O2O和基于O2O形式的新型农业互联网,则通过凝聚了服务与品质而变得更具市场竞争力,另外一方面,当前的农业O2O时机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农业互联网依托“互联网+”理念迎来变革,正当其时。
智能手机在短短数年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早已从政商经营迁移到普通大众,同时在移动资费的普及和下调下,越来越多农业区域已经可以链接移动互联网。这种局面一旦形成,所诞生的直接效应便是无数巨大的创业机遇与潜在机会。
简单的来说,即是农业互联网在贯彻与践行“互联网+”概念的过程中,可为农户构建一个在农村宣传推广平台、投资对接的平台、致富创业的平台以及交友的平台。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有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巨大的社会效应。
“互联网+”未来将深入引领农业结构变革
“互联网+”通过自身基于互联网思维方式,为第三方领域重新梳理与优化常规经营业务的方式,表面来看是“互联网+”在理念方面的贯彻,但实际上也透露着这些第三方垂直领域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盲点。在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领域因为缺乏对互联网的深刻了解,从而更加艰难地行走在商业蓬勃发展的边缘。
这也就等同于,贯彻互联网形式的O2O和新商业模式,在未来势必将是一个利好的趋势和选择,但达到这个进程的过程中,需要大多第三方领域的观念转变、思路成熟,以及对全新互联网方式的拥抱与融合。从现在发展状况来看,不难看出多方协调配合,是使得一个细分垂直领域走向成功的必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