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农业:将掀起一场怎样的农业革命?
2019-04-10 15:03:48

当下,商业最大的热点已经从互联网转移到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些又将怎样改变我们所熟悉的农业呢?
一场声势浩大的超级农业革命正在美国和中国悄悄地发生,大数据技术未来可能颠覆我们所熟悉的许多行业(其中包括农业)。
一切可以数据化的领域:从上游生产到中下游流通,再到销售终端,消费者分析和画像,农业将因为大数据变得不同。
上游: 数据大大加快“新物种”出现速度
大数据将改变上游的种植环节。目前,对农业学家而言,尽管掌握了基因技术,但是,想要培训一个优良的品种,需要长时间的试验,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
在碳基生物的自然周期中,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的传统过程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而大数据加快了这个过程。
得益于大数据,大量的基因信息可以在云端创建和分析,曾经在温室和田间地头进行的生物研究,现在能够先用计算机(经过计算机模拟)来分析数据、设计实验和确定假设条件。在此基础上,只需要在地里试种规模小得多的实验作物进行验证,就可以判断出在大规模环境中种植的效果如何,然后培育者便可以确定哪种杂交作物最适合某个特定的地域。
特别是在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情况之下,改良农作物和提升种植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目前,世界范围内,基于大数据进行研究的公司为数不少,大多数位于欧美发达国家。但这项技术比较新颖,产业化程度还不高, 比如 Arcadia Biosciences利用先进的筛查、育种和生物技术来培育新的特性和作物,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精准农业,提升耕种效率
在很多人眼中,农业投入大、回报慢、风险大,很多时候靠天吃饭。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资本市场,农业在投资者眼中可能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农业生产是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在种植之前,农民要决定耕种次序是什么、种什么作物、选哪种型号的种子,以及化肥、农药、施肥、灌溉的频率如何把握等诸多决定,林林总总有四五十项之多,但是人很容易出错,一旦犯错,一年浪费了,沉没成本非常高。
大数据使得种植过程更加科学,很多风险由此可以规避。得益于已经非常成熟的GPS技术,生产活动进行之前,可以经由计算机做分析,并且第一时间将分析结果发送到农机或智能手机上。农民可以及时掌握田间各种因素的信息(比如土壤施肥情况等),分析作物的成长状况,以及帮助农民实现科学管理决策,判断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量和施用时机,提高效率避免浪费,从而实现增产。
打开“黑箱”,推动并购整合
虽然农业很传统,但是结合最新技术,农业存在若干新的战略机遇。
农业+互联网、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等最前沿的创新,使没有高额研发预算、众多产品或大量市场份额的公司几乎无法生存。
大数据提升了农业的透明度,原本是一个“黑箱”的投入产出变得明确,传统的零售商、批发商、大型种子生产商和大型化学品生产商将逐渐失去控制权,谁掌握数据,谁就有能力定价,甚至控制整个链条,并整合整个供应链。
整体来看,农业是一个体量极大,但是竞争水平相对低下的行业,而农业+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