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方迈德! 010-84856468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浅析“互联网+”与农业管理系统的结合

2019-07-15 18:08:57


近几年“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农业日趋智能化。“互联网+智能硬件”的模式,也让农业物联网成为了现实。

 

“互联网+”与农业管理系统的结合

 

过往,农业生产管理只能凭借个人经验,农民需要寸步不离田间,“靠天吃饭”、“有什么种什么”的生产模式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物联网堪称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农业是物联网应用需求最迫切、难度最大、集成特征最明显的领域。有人结合国内现代农业发展背景及其“痛点”,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农业物联网的产物,替代了人工的检查,将过去模糊的种植经验数据化、信息化,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

 

实际上,农田智能监测系统是利用传感及成像技术,实时采集图像、土壤、气象等信息传输汇集到云端,建立作物、土壤监测和局部精准气象数据库,并具象化地呈现。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查看田间情况与作物生长,精准地了解环境变化,依据数据做出最有利的生产决策。针对其核心竞争优势,主枝干仿树设计,能模块化安装维护,轻便化、集成度高是其优点。背后庞大的数据库还可以开放给农业科技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数据为农民提供科学有效的种植建议和进行宏观调控。

 

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直接给农民提供科学的生产决策,大数据平台引起了参会观众极大的兴趣。据介绍,农业生产销售的历史数据和即时数据汇集在云端,经大数据技术分析,同时匹配农技专家指导,将转化为系统科学的种植方案直接提供给农户。

 

此外,对于困扰社会已久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套农业智能监测系统也能帮上忙。为了便于监管,物联网和云计算为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撑。存储相关种植流通信息可以共享给采购方和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溯源标签上的二维码,就能查到农产品的源头信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扫描包装盒的溯源二维码,农场负责人、农场地址、品种编号,甚至气候、土壤数据,施肥打药记录一目了然。

 

除了指导科学种植、全程产品溯源等作用,其实农业大数据是一个千亿级市场,贯穿了整个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诸多环节,市场前景广阔。对于未来发展,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农业产业链的数据服务,向上可延伸至土地流转、农资交易,向下可拓展至技术服务、土壤治理,农产品交易等。

Copyright © 2016 east-mi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0112号-1服务电话:010-848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