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畜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2019-09-02 16:45:07

内蒙古草原面积广阔,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一直以来,畜牧业都是内蒙古的特色优势产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自治区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链条,在保护草原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发展畜牧业,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草原特色的现代化畜牧业发展之路,持续带动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
在草原保护中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干旱少雨,超载放牧等因素影响,内蒙古草原生态不断恶化。据相关部门统计,2000年时内蒙古草原植被盖度仅为30%。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牲畜头数的急剧扩张,草原承载能力受到严峻挑战。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畜牧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前进步伐,着力增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加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积极调整牲畜品种结构,大力实施“稳羊增牛”战略和“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推广牛羊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品种改良等创新型技术,通过提高牲畜个体产出提升养殖效益。
现代畜牧业铺就“致富路”
碧草如海、牛羊成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产业链条涵盖了饲草种植、牛羊繁育养殖、品种改良、屠宰与精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科学养殖、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由之路。一座座现代化的标准化养殖小区拔地而起,一个个充满活力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见证了内蒙古畜牧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坚实历程。
内蒙古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表示,内蒙古抢抓建设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战略机遇,坚持科学养殖、规模化经营,在畜产品价格下降、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仍然开创了良好局面,为保障国家畜产品安全,特别是确保牛羊肉、牛奶有效供给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做出突出贡献。
可追溯让优质牛羊肉走向全国
运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市主要大型试点企业肉牛产品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养殖、屠宰加工、储运等环节实施网络化管理,基本实现了对牛肉产品全产业链的质量可追溯,做到了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消费者只要扫描牛肉产品终端销售的二维码,就能了解牛肉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信息,保证了食品质量的安全可控。
近年来内蒙古正加快打造草原牛羊肉的全产业链追溯体系,以信息化实现牛羊肉“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体系管理,保证消费者吃到优质正宗的草原牛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