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农业的运用是未来农产品电商趋势
2019-12-05 11:34:19

农产品电商是电子商务的皇冠,生鲜农产品电商是皇冠的皇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随着区域化电商的发展,也使其越来越有效率。
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有通过平台建设,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负责产品生产环节,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其业务也越来越区域化。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看,“线上、线下、物流相融的新零售”、“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制造”在一定范围内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帮用户节省时间、帮用户做出专业选择、利用品牌抢占公众认知高点成为互联网经济追逐的目标。
一、中国农业经历四大变革,去中心化进一步明显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四大变革:土地变革、品种变革、渠道变革、组织变革;通过四大变革,将诞生四大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新型智慧农业种植体系、互联网新型农业流通体系、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虽然农村网民数量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民电脑操作水平有限,信息公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农村还是特别突出。随着手机在我国的普及,农村手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手机的普遍和简便的操作优势,为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信息的契机。
二、农业新媒体营销将继续爆发,会产生一批有影响的农业自媒体、自明星
中国有句古话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婆卖瓜式的营销在产品极大匮乏的时代显然是管用的,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对于用户来讲,任何广告都抵不上朋友之间、用户之间真实的口碑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手机、微博、微信、互联网等新媒体推广形式在消费者圈子里流传开来,它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摒弃了以往菜场买菜,电话沟通的形式,自媒体的运用是农业人的福音,未来的农业商机尽在于此。
三、规模至上
农产品电商产业在网销资源、平台、物流配送、消费者福利等产业链环节上,均呈现规模至上的发展趋势。
从网销资源看,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是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规模经济的基础。农产品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可以改善种养、采摘、初加工、包装等环节标准化的边际成本条件,从而推动特色农产品向标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而货源标准化正是当前农产品电商产业的“痛点”。
四、农业复合型业态将成为新常态和新模式
传统营销模式销售面比较窄,销售成本高,品牌知名度也受到一定局限,农产品虽然好,但是由于分散经营带来的品牌优势不突出。当前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任何事情只要与互联网捆在一起就会大放异彩,就连一向被人们认为落后的农业,自从和互联网搭在了一起,也成为了枝头的凤凰。
2017年,互联网+农业呈现出更强发展势头。
当前,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的生产、销售、服务、资金等产业环境,集农业电子商务、高品质绿色食品原产地直供、体验式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将给农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产生农村休闲旅游、体验、民宿、产品销售等复合型新业态。
五、政府会继续加大对农村农业、农产品电商的支持
过去几年农村电商由于基础设施跟不上,一直是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在主导发展,这些年来通过地方上的积极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样本,也让政府调研有了足够的参考,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的时机也愈发成熟,所以才出现了一段时间内连续推出政策的情形。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基于此现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市场的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应运而生。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仅可以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农产品不再因为地域原因而滞销,还可以简化中间环节,增加农户收益。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地球村来降低传统的农业交易方式。
农业电商的模式目前主要有信息联盟服务商务模式、农民信息服务商务模式、企业信息服务商务模式和综合服务商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