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产业互联网趋势 实现创业之路的精准突围
2019-12-30 14:04:53
中国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归功于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等因素,如今正在经历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甚至互联网格局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此需要做更好的思考。
当前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将会有大量的商业机会被创造出来。当下不少优质的科技公司正处在技术研发阶段,在未来三到五年有望实现商业化进展,从而带动企业利润和社会经济增长。中国互联网行业具有周期性的,每两三年会经历一个周期,包括寒冬期和泡沫期,当前的估值调整属于正常现象。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增速为20%以上,远超GDP整体增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而据外媒透露,中国今年目前收到的风险投资达710亿美金,首次超越美国,这一数字有望占到中国今年接收外资的一半以上,“所以中国经济需要靠互联网创业者,需要靠风险投资,中国经济未来是非常非常乐观的”。
行业新机遇:把握产业互联网大势,精准突围
对于未来互联网经济领域的风口,短期内很难判断热点投资领域,但从长期来看,仍有不少趋势性的行业机会,尤其在产业互联网领域。
互联网与产业的结合。当前一些外在条件的变化导致服务需求在升级,同时新的场景的变化也将导致用户行为和用户关注度的变化,如5G技术的发展将会为很多行业带来变化。
与美国相比,中国消费互联网已经遥遥领先,但是在垂直行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教育行业。教育是一个千万亿的市场,目前线下教育仍然占主流,三四线及农村地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有很大的需求,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更好更广泛地分配优质教育资源。
互联网技术改造供应链效率大有可为。比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改善药品、布料、快销品等垂直产业的供应链效率,帮助其从较为散乱的业态转变成集约高效、技术赋能的行业。
企业新心态:放低姿态,把握基础设施爆发的阶段性机会
在经济不景气和行业投资较为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怎样怎样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创业企业应该调整心态,理性看待融资额度等问题,在发展技术和业务的同时注重修炼好企业文化和管理技能等内功,为日后发展打好基础。
公司创始人应认清当前形势,“在新一轮融资时把估值调低一点,降低期望值,注重企业经营和产品发展,而不是短期的财务数字”。此外要保持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和深度思考,加强与行业巨头的交流。
在上市之后,企业负责人要能够交付此前给投资者的预期,“比如说两年以后能做到什么样的增长,接下来如何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做到”。
创业企业在单一市场上或者是单一能力纬度上的复制速度可能赶不上巨头的,但可以考虑把握一个基础设施爆发的阶段性机会,同时发展产品之外的核心能力,如算法技术等,其次要及早探索战略投资,打好未来发展基础。
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创业者的内在提升可能非常关键,一方面要更加理性地做投资和管理决定,另一方面应在企业组织文化和创始人眼界和能力提升方面多下功夫,“过了这个阶段,再到春天的时候,可能冬天下功夫比较多的人,他会绽放地更加充分,更加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