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方迈德! 010-84856468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出路

2022-06-01 11:31:10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立足“三新一高”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加强“三农三牧”工作,农牧村面貌日新月异,农牧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实现产业兴旺,核心是科技,根本是人才,关键是市场,组织是保障。要充分认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科学知识改变地方资源的命运,能够发现其对应价值;利用技术提升产业效率和效益;以“工程”理念去谋划产业链条设置并实现增值。结合上述思路,产业兴旺中的产业可以分为利用自然资源、利用人文资源和利用人类资源等三大类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尊重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区域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充足的经济动能。
有产品就会有市场,有投入就会有产出,有科技就会有效益,这些都是认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以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在产业发展方面,容易出现立项拍脑袋、规划不合理,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在要素搭配机制方面,存在重建设、轻运维,技术、人才和资金要素错配等问题;在政策风险方面,存在农业产业“两化”困局、帮扶靶向性差等问题。
 
(一)是让项目与运行机制有效结合发展产品。
 
(二)是在产品选择过程中,要努力发现“唯一”的资源要素形成产业,宏观布局考虑因地制宜与规模适度。
 
(三)是利用科技理念,在面对主要问题时不仅要交项目更要培养人才。
 
 
二、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发展动能的新旧转换,经济发展是如此,农业农村发展也是如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增添新的动能,为实现宏伟目标提供动力,当前,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相关政策的效用正在逐步减弱。要使农业农村的发展继续充满活力,就要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当然,对农村发展而言,新旧动能转换是逐步积累、逐步迭代的过程。
 
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要用新目标引领新发展。发展目标的确立对发展有极大的牵引作用。“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农业农村发展的总目标。要用新消费拉动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在全面升级。消费升级提出的新要求就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动能。要用新要素助力新发展。现代要素正在逐步替代传统要素。
从长远来看,科技和人才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最大短板和稀缺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要素。要用新体制激活新发展。农业农村要发展,离不开深化改革,农村改革应结合城乡融合的大背景和大趋势,通过构建推动城乡融合、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城乡互促的体制机制,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来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三、乡村建设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乡村振兴是施治“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是一篇大文章。当前乡村振兴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核心任务是打基础、补短板、保底线。在这个阶段,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序推进。
 
乡村振兴是一项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投入大量资源开展了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但这一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顾乡村的发展实际与条件大干快上,也不能集中有限资源造盆景,应以服务弱势农民为宗旨,夯实中国发展之基,有针对性补齐“三农”工作的短板和弱项,防止盲目求快求美求全,防止搞没有效益也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发展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收益”为目标,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之策,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抓实产业发展,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走好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之路。
 

Copyright © 2016 east-mi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0112号-1服务电话:010-848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