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助力畜牧业,推动乡村振兴
2022-08-12 11:15:32

畜牧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其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从家庭副业逐步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和比较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畜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赖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畜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突破畜禽养殖核心关键技术,实现环境保护、畜禽健康养殖、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畜牧系统是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而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核心芯片将为智慧畜牧系统提供底层技术和安全保障。
我国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金融业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信贷、抵押、担保、保险等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上还不够完善;政府有关部门还缺少优惠的配套政策;部分养殖户受生产经营条件的制约,仍存在担保难、融资难问题;部分养殖户经营规模小,缺乏新的效益增长点等等。因此,企业与金融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畜牧业发展需要,创新和完善服务模式,建立农牧业数字化产业链平台,能够为养殖户提供金融支持,大力支持畜牧养殖业壮大,推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为实现畜牧养殖产业化经营,农村金融机构在加大对从事畜牧养殖、加工、流通和服务等法人单位和自然人信贷支持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使之形成养殖、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并加大对农民畜牧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养殖场的支持力度。
基层银行应根据客户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客户跟踪管理,深入畜牧养殖户和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仓储运输等各环节龙头企业,及时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一企一策定制金融支持方案,强化资金流向监控,为养殖户配套跟进金融诊疗、融资支持、支付结算等综合化服务,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企业入乡创业、大学生“创客”、农村能人在乡创业风声水起,新农民新技术活力迸发,新产业新业态迭代升级,引领更多先进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呈现出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投资模式更加多样、投资领域更加广泛、投资效益更加明显的特征,形成了新一轮创业创新和投资浪潮,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乡村建设引入了新要素,为农民就业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为“三农”发展增添了新活力。社会资本下乡前景广阔,要加大扶持力度。乡村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政策环境优、市场容量大、消费需求旺、投资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