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修订畜牧法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01 11:35:37
2022年10月30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旨在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培育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振兴畜禽种业,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畜牧业是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的重要领域之一,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根本,保障畜禽产品供给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顺应新时代畜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畜牧法立法目的中充实了保障畜禽产品供给,培育和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振兴畜禽种业,防范公共卫生风险、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我国畜牧业发展,对于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支持畜牧业发展,畜牧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谋划布局。同时,明确对在畜牧业发展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全行业更加奋发有力地做好畜牧业发展工作。
实现畜禽种业振兴,要坚持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新修订的畜牧法明确提出国家扶持畜禽品种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使用,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加强育种技术攻关,扶持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创新型企业发展。
养殖用地是畜牧业的基本要素也是当前最突出的制约发展因素。新修订的畜牧法在原先用地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用地保障,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畜禽养殖用地合理需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
新修订的畜牧法还明确要求将畜牧业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