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东方迈德! 010-84856468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现代化畜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2022-11-17 15:42:36

 
 

我国畜牧业不仅供应充足,生产方式也在加速转变,规模化生产已成为主导,同时,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无论超市还是菜场,人们会发现身边的肉蛋奶产品越来越多、越好。我国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奶业、牛羊肉及生猪产业协调发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能力持续加强,现代畜牧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01
产品供应保障有力

 

不仅供应充足,生产方式也在加速转变,规模化生产已成为主导。畜牧业生产实现了由分散养殖为主向规模养殖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现代化生产方式加快普及,养殖饲喂、环境控制、产品收集、粪污处理与利用等常规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助力饲养管理智能化,畜禽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02
结构调优调新调绿

 

畜牧业生产结构还不适应消费需求变化,部分畜产品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一般性同质化产品量大价低,高品质产品供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随着国内外市场融合度进一步提高,低价进口产品对国内畜牧业的冲击日渐加剧。为进一步推动畜牧业高质量追赶发展,全市重点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养殖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创新扶持方式,凝聚发展合力。畜牧业生产结构呈现优化趋势,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拉后带作用日益增强;区域布局呈现优化趋势,生态环境呈现优化趋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畜禽废弃物处理专业化组织和产业化模式大量涌现,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抓住标准化管理、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运作等关键环节,转变养殖生产方式。在建立养殖合作社的基础上,扶持大型养殖场采用标准化养殖集成技术,带动和联合散养户规模户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基地。重点在适度规模养殖上下功夫,推进“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模式,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03
推进种源自给,夯实饲草疫控基础

 

一是把好“种”关口。不断推进畜禽品种改良,肉牛产业主推西门塔尔,提高了养殖的效益和产量。

二是做足“草”文章。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发酵等技术,开发草颗粒、草粉、草块等高端草产品,切实解决好饲草料蛋白含量问题,着力补齐草饲供应短板。

三是提升“防”能力。全面加强全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多方面加强工作力量和软硬件设施配置,确保防疫工作能够高效满足畜牧业快速发展需求。

 

04
做优精深加工,健全草牧加工产业链

 

依托“工业产业攻坚大突破年”行动,大力培育优化草产品、肉制品、乳制品、有机肥和饲料加工产业链,推进草牧加工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推进“草转畜”。不断引导牧草加工企业建设饲草料配送中心,与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户签订饲草购销订单,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促进草畜转化;引导支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通过流转土地建立牧草生产基地,或与周边农户签订种植订单等方式,加快机械收贮促进草畜转化;引导支持各乡镇组建饲草收贮机械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场院帮助养殖农户收割青贮饲草促进草畜转化。

二是推进“畜转食”。持续完善畜禽交易市场体系,对牛羊屠宰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政策,改造提升传统肉制品加工工艺,支持开发保鲜肉、分割肉、预制食品等系列产品。

三是推进“食转精”。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抓薄弱补短板,按照“集中屠宰、分割上市、品牌营销、冷链运输”的要求,逐步完善草食畜牧业全产业链精深加工体系。

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紧扣“科技先行”主题,结合各项业务要求和养殖场户的需求,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种养殖技术培训等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实用技术普及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挥畜牧技术干部在技术成果转化中的指导示范作用,建立畜牧技术干部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场、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授人以渔,提升群众综合素质,全力为乡村培育科技示范户、科技明白人和产业带头人。培养适应畜牧产业化、现代化,会管理、懂技术的畜牧兽医科技带头人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全市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6 east-mi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4030112号-1服务电话:010-848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