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智能耳标助力畜牧业发展
2022-11-28 18:23:30
畜牧金融政策的出台主要由于近年来畜牧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对整个乡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几年来中央向农业的财政支持,对畜牧业的投资有增无减,但是钱该怎么实际流入到畜牧生产当中去,政府、银行和担保公司犯了难题。
支持发展设施化规模化养殖。加大对畜禽规模养殖场中长期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等支持力度,因地制宜支持养殖场户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设施装备,提升标准化、机械化养殖水平,促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大型养殖龙头企业建设种养殖基地、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业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大型畜禽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乳品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仓储、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肉蛋奶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引导生猪肉牛屠宰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支持畜禽产品主产区配套建设冷却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和冷链物流设施,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和拓展销
信贷规模与畜牧业发展规模不匹配。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各地仍处于重农轻牧的认知阶段,对于畜牧行业仍然以家庭散户养殖为主。
大部分的养殖户处于分散经营,庭院养殖阶段,给承办贷款的金融机构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从畜牧业的特点看,其资产主要沉淀在活禽、活畜,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养殖户的主要资产风险高难以作为抵押物出现。而固定资产方面,养殖业的厂房土地价值较低,养殖户难以提供符合的抵押物,制约了畜牧业贷款满足率。
畜牧行业受疫病等影响较大,保险服务力度及服务覆盖远远不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保险公司人力不足,承包手续和理赔服务不完善。养殖户存在参保意识不强、保险难以形成规模,使得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加大了畜牧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随着智能化设备深入到各个行业领域,畜牧金融难题也得到了解决,这个转变的支点就是智能耳标。智能耳标比较其他方案亮点优势在于,只需要政府、银行单方面推动进行,养殖户不要付出学习成本,这样就降低了智能耳标落地难度。智能耳标能够可以将每个动物的耳号与其品种、来源、免疫状况、健康状况、畜主信息、实时定位等信息一并管理起来,通过测温实时监控动物健康状况,一旦发生疫情等问题,即可追溯其来源。每头牲畜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每头活体牲畜都会对应系统中一头虚拟的“身份编码”,具备了唯一性,确权不再是难题,银行也无需担心后期农户不还款时难以理清资产的问题,银行及保险公司管理人员不需要定期深入养殖户家中,通过大数据平台就能实时查看牛场运行情况,将活体资产锚定为实体资产,降低活体抵押风险。